2
10月25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称“2023年国考”)报名正式启动。
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比去年增长近6000人,设置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扩招改变不了激烈竞争,
哪些岗位最抢手?
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00人,共17655个岗位。从近6年国考招录情况来看,2019年以来招录人数呈现每年递增趋势,今年已是连续第四年扩招。
但同时,国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报名人数首次超百万以来,国考报名人数始终保持在每年百万以上。
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共有183万余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平均竞争比超过60:1,热度最高的岗位竞争比超20000:1。
图片来源:央视网
2023年国考招录中仅有46人、29个职位不限制专业,比往年大幅度降低。对于学历要求,2023年国考根据不同岗位有松有严,相对灵活。
但今年出现了新变化,“仅限大专”的职位消失不见,而且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招录数据也在减少,学历起点要求为本科或研究生的招录计划大幅度增加。国考的学历门槛在逐步提高。
竞争如此激烈、要求不断拔高,在当下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难理解,“体制内”三字就代表着殷实的家底和无尽的稳定。考编考公,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的集体画像。20岁出头,刚进大学可能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线。年纪大点的,经历过大城市的风雨,大厂的摧残和打击,还有机会赶在35岁前回到老家考编上岸。
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
最大赢家已悄然崛起!
国考之所以“热”,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更多的应届生想进入体制内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国考一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足够优秀者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因此竞争也异常激烈。
不止是国考,其实环顾考研、教资考试,这几年人数也都在剧增。“内卷”的背后,无非是经济下行以及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得不选择考公、考研,以求得更好的职位。但国内的毕业生殊不知,跟他们竞争岗位的是怎样的一群人。
不久前,北京公布了一部分2022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让人直呼:这是什么神仙打架!
最离谱的是,诸如城管、街道办等一线基层岗位,居然是最卷的!具体卷到什么程度呢?以往我们以为大爷大妈就能胜任的岗位,现在却是一群海归精英在竞争上岗:
顺义和海淀执法岗:拟录取多名澳洲悉尼、墨尔本大学的海归
崔各庄城管监察岗:拟录取1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
朝外区综合管理岗:拟录取1名日本京都大学的海归硕士
无独有偶,近日,在国家发改委2022年录用的公务员中,有一人是毕业于MIT的“学霸”!
其实,海外名校毕业生回国进体制内工作的新闻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哈佛博士罗林姣进深圳街道任职,更是被舆论广泛关注!
这也让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不留学深造连基层岗位都不配了吗?
在美世酱看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名校毕业生回国进体制内,固然有就业压力和竞争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海归”学霸们的选择在变得多元化,更多是从个人和职业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想要“考公”更具优势?
用留学经历为自己镀金!
对于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往更高的学历深造,未来的发展空间将被严重挤压,甚至很难在公务中突出重围。
但是,当大量学生重新开始扎堆申请时,如何胜出就成了大问题。众所周知,申请海外院校除了标化成绩外,你的专业学术背景、论文科研等成就、名校教授推荐信等都是获得名校offer的必备。
在2022fall申请季中国学子录取“遇冷”的大环境下,美世教育卓越菁英规划服务团队深度服务,帮助多位国内院校背景的申请者斩获世界顶尖名校硕士录取(部分offer展示):
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获得公务员的录取,那就应尽早明确自己的申请目标。想要获取美世老师1V1精准定位及选校服务的同学,赶紧扫描下图二维码吧,祝同学们早日圆梦!
可点击一键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