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U热门揭秘: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英文授课全解析

留学攻略 2025-03-18 08:33

4

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是世界著名综合研究型学府。1882年,伴随“学问要独立”的宣言,由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创立。


作为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SGU)A类顶尖校,早大在英语项目上的各种配套实习交流等十分成熟完备。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早稻田大学三个理工学部的英文授课项目。


图片


图片

Waseda University

课程及专业介绍


早稻田大学作为日本顶尖私立综合大学,不仅政治、经济等文科专业声名在外,理工专业的实力也相当强劲。


其理工科本科SGU项目在3个学部各有设立,分别是:基干理工学部、创造理工学部、先进理工学部。


基干理工学部主要学习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学;创造理工学部主要学习机械工学、土木环境工程;先进理工学部主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科学。



图片

图源:早稻田大学官网


01

基干理工学部 (FSE)

School of Funda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早大基干理工学部利用早稻田大学的整体和创新方法,在学生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中,促进大学在学术、文化、语言和价值观方面的多样化交流。通过这种方式,FSE培育了未来的社会成员,他们将能够为全球社会做出贡献。


图片


02

创造理工学部 (CSE)

School of Creati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早大创造理工学部以人类,生命和环境这三个关键词为基础,旨在培养未来的社会成员,他们可以运用科学技术的观点来解决特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环境问题,并可以基于各种价值观为社会带来新的财富。


图片


03

先进理工学部 (ASE)

School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早大先进理工学部的英语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人力资源,他们可以在前沿或跨学科领域中担任未来的国际工程师或研究人员。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科学和工程知识以及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并获得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所必需的实践技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Waseda University

课程入学申请


首先,早稻田大学理工科英文授课项目每年有4月和9月两个入学时间。4月面向的是毕业于日本高校的学生;9月面向的是在日本以外其他国家完成12年教育课程的学生。


图片


 ① 招生人数 


• 基干理工学部:30人

• 创造理工学部:30人

• 先进理工学部:20人


*申请者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申请。


图片



 ③ 标化成绩 


标化考试方面,申请者可以提交SAT、ACT、IB、A-LEVEL 等成绩;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也可以提交高考成绩。


 ④ 英语成绩 


如果提交了第一语言是英语的教育系统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标准化考试证书(如SAT、ACT、GCE、IB英语授课等)可不提交英语语言成绩。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提交TOEFL-iBT、TOEIC L&R、或者IELTS (Academic)。


图片


关于具体的申请过程和出愿材料要求等信息,同学们可以查看募集要项进行确认:

https://www.waseda.jp/fsci/assets/uploads/2021/10/00_202209_EBSE_Application-Guideline-2.pdf


图片


图片

Waseda University

往年录取统计


根据学校公布的数据来看,理工本科英文授课项目的申请人数不断增加。


从录取学生标化成绩来看,合格者的SAT平均分为1408(数学773.3、物理726、化学710.7);ACT 平均分为31.6。


图片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申请日本SGU英文授课项目,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的学生,还有来自诸多国家的申请者。再加上早稻田大学作为知名度极高的日本顶级私立大学,申请人数比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建议有意申请的同学可以尽早准备。


今天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对该项目或者日本留学还有其他疑问,可以添加美小樱微信进行咨询。

客服二维码 新-180-180.png

美世教育留学客服 扫一扫添加美世教育留学客服

可点击一键复制微信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文章

把稀缺的教育资源配置到美好生活当中
让中国家庭畅享全球化的生活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在线咨询美世教育专属留学客服!
400-683-6883

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线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深度咨询

1V1留学规划

免费水平测试

获取留学资料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沟通

我们将于10分钟内回电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