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顶流考编,引起了“舆论核爆”。7月6日,国家话剧院公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拟聘人员名单,该名单一经披露便引发轩然大波,顶流明星易烊千玺赫然在列,还有罗一舟、胡先煦等人。网友们议论纷纷,质疑明星是否符合应聘资格条件、是否参加考试等问题。
7月16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对此事发布了一文说明,该单位表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不存在“因人设岗”,拟聘人员均参加面试。7月17日,易烊千玺在微博上发布了关于考编争议的回应。
暂且不评论易烊千玺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是对是错,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考编大军中,为了谋求一个“铁饭碗”,年轻人考编的热情已经超乎想象。
当代年轻人为何热衷考编?
从去年底以来,裁员潮席卷着各个互联网大厂。数据显示,某腾于2月“优化”掉数万名员工后,某东也在3月启动大裁员,旗下员工数约4,000人的某事业群沦为重灾区,裁员甚至比例高达10-15%。
互联网大厂暴雷,一言不和就裁员离职的当下,体制内公务员才是年轻人最向往,也是最稳重的选择。
其实,中国家庭对于体制内、编制的向往从未改变,但这几年,这样的风潮似乎也愈演愈烈。
据统计,2021年度国考报名人数为150万,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突破到202万,创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新高,热门岗位竞争激烈程度堪称“两万里挑一”。
图片来源:央视网
这种社会情绪并不难理解,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体制内”三字就代表着殷实的家底和无尽的稳定。考编考公,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的集体画像。20岁出头,刚进大学可能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线。年纪大点的,经历过大城市的风雨,大厂的摧残和打击,还有机会赶在35岁前回到老家考编上岸。
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
最大的赢家已悄然崛起!
当年轻人都在聚焦考编之时,不久前,一则北京公布了的2022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让人直呼:原来考公录取的这些人,这是什么神仙打架?!
这份名单里除了大家常见的清华大学、人大等,赫然还有一名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考生。
如果你觉得不就一个京都大学的吗?这说明录取的海归背景人员也不多嘛。结果下面这个拟录取名单更是验证了海归的吃香:
诸如城管、街道办等一线基层岗位,海淀区、顺义区这些竞争上岗的人员居然毕业院校都来自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这类名校!!卷到飞起~
还有这份国家发改委2022年录用的公务员中,有一人是毕业于MIT的“学霸”!
其实,海外名校毕业生回国进体制内工作的新闻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去年则有媒体报道MIT的毕业生回上海中学做老师以及哈佛博士罗林姣进深圳街道任职,更是被舆论广泛关注! 这也让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不留学深造连基层岗位都不配了吗? 在美世酱看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名校毕业生回国进体制内,固然有就业压力和竞争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海归”学霸们的选择在变得多元化,更多是从个人和职业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想要“考公”更具优势? 不如先出国留学给自己镀金! 对于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往更高的学历深造,未来的发展空间将被严重挤压,甚至很难找到工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点:2022年留学市场将持续回暖。 但是,当大量学生重新开始扎堆申请时,如何胜出就成了大问题。众所周知,申请海外院校除了标化成绩外,你的专业学术背景、论文科研等成就、名校教授推荐信等都是获得名校offer的必备。 在今年放榜季中国学子录取“遇冷”的大环境下,美世教育卓越菁英规划服务团队深度服务,帮助多位国内院校背景的申请者斩获世界顶尖名校硕士录取(部分offer展示): 如果你也想早日考编上岸,那就应尽早明确自己的申请目标。想要获取美世老师1V1精准定位及选校服务的同学,赶紧扫描下图二维码吧,祝同学们早日圆梦!
可点击一键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