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日本,表象文化论研究也是一个极为年轻的研究领域,最早在1987年,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最先设立了该研究领域分科,之后才在日本的大学教育中逐渐发展开。
什么是表象文化论?
按照东京大学教授小林康夫的定义可以进行以下概括,“表象”这一词语,主要是从西欧语词汇中的representation(英语)翻译而来,具有对事物的“再现”、“重现”、舞台上的“表演”等多重意思,这个词显示了能够覆盖极为广泛的人类文化活动范围的根本性的实践行为。
图源:维基百科
所谓表象文化研究,就是研究“表象”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实践行为中所把握的文化事象。无论何种人类文化,都含有各自独特的表象体系,因此,“表象”这一实践性行为无不贯穿于任何一种文化之中。
简单来说,表象文化论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这样的特性给赋予了它高度的自由性,同时也是它很难自成一个独立学科的原因。关联学科有: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文化人類学等,研究领域极其广泛。
表象文化论研究方向
表象文化论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文化事象中孤立的静态对象,而是考察其在创造、流通、消费中的关系性空间,即表象行为空间的生成与构造。表象文化论涉及了艺术管理、文化制度,进而艺术作品的创作本身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性课题。
例如:绘画和摄影,是通过视觉来表达的;电影,关注的是视觉、听觉和时间的感觉;雕塑,关注的是触觉和空间的三维感知;文学(书面表达),将书面文字与想象力相联系;建筑,它与人类所有的感觉都有关联。无论何种人类文化,都含有各自独特的表象体系。
总之,表象文化是一门捕获灵感、并深入了解分析它们的学科,无论是古典艺术、电影、哲学、文学甚至可以涉及「サブカル」的漫画和动画等各个领域中。比如:东京工业大学北村匡平准教授还做过从山口百恵和松田聖子等70~80年代偶像到2000年代后AKB48开王炸的偶像战国时代的研究、宫崎骏到新海诚的动画影响的研究。
图源:网络
表象文化论专业开设院校
表象文化论在日本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始于1987年,前身是由莲实重彦(后成为东大校长)在东京大学文学院设立的一个分科(现在这个系发展成为东京大学大学院 综合文化研究科 超域文化科学专攻 表象文化论コース,仍可以申请)。而日本表象文化论学会成立于2005年,也是相当的年轻。但是现如今,设立表象文化论相关课程的院校不在少数。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由于表象文化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即便不在名为“表象文化论”的课程之内,也可以进行本学科的学习。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意向院校中,根据相关负责导师的指导方向再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先找到想写的方向,再去查询相关的导师。
大学院推荐
东京大学
综合文化研究科 超域文化科学专攻 表象文化论课程
京都大学
人间·环境学研究科 共生人间学专攻 文化社会论分野
大阪大学
人文学研究科 艺术学专攻
名古屋大学
人文学研究科 超域人文学系
九州大学
地球社会统合科学府 语言·媒体·交流课程
北海道大学
文学研究院 表现文化论讲座
东京都立大学
人文科学研究科 文化基础论专攻
筑波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群 现代语·现代文化专攻
早稻田大学
人文学研究科 表象·媒体课程
庆应义塾大学
媒体设计研究科
神户大学
国际文化学研究科 艺术文化论
学习院大学
人文科学研究科 身体表象文化学专攻
大阪市立大学
文学研究科 文化构想学专攻 表现文化学专修
表象文化研究论入试建议
出愿流程
①确认出院的资格以及出院的时间
②准备出院的材料
③出愿(提交材料和交付检定料)
④考试(笔试+面试)
注意事项
明确出愿资料和时间和方式,有一些需要花时间的证明(学位证明、语言证明,需要提供翻译件的文件等)一定要提前准备,有的院校需要提前在官网系统登录。
研究计划书的准备,重点是要通过短短的一篇计划书向导师展现你有做研究者的资质(包括提出有学术价值且有趣的问题的能力、调查先行研究的能力、有清晰的逻辑表述能力、以及日本的教授非常看重的态度问题,包括准确的引用格式和文献列表的整理)。
考试方面,笔试一定要提前参照过去问,打有准备的仗。表象文化论的表述题目不在于你的答案有多准确或正确(毕竟文科表述题很难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是在于运用材料和理论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面试一定要多次进行模拟面试,提前准备好可能被问到问题,才不会临场慌神。
最后,表象文化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非常广,以放送、新闻、出版、传媒关系的企业为主。适合本身非常有想法,擅长理论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二次元、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去报考学习。
如果你对日本表象文化研究论或者日本留学还有其他疑问,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可点击一键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