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绝伦的建筑设计Part2—隐于城市中心的美好

留学攻略 2025-03-15 19:09

4

1.jpg 

Cocooning Building

L'eau Design

cocoon蚕茧:一种主动的自我领土保护,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不断变化的室外环境的侵害。

“茧现象”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S. Popcon提出的一个术语,它代表着将蚕藏在茧内并保护自己免受外界侵害的习惯。在建筑中,表达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人们通过相对封闭的地方来追求自己的私密舒适。

2.jpg 

“新茧部落”cocooning building利用了“茧现象”。不过与过去的封闭型茧部落不同,“新茧部落”是习惯于隐居和并积极地在自己的空间中度过闲暇时光。现代人想要的是一个实质性的放松空间,现代人的“蚕茧”是在复杂的市中心中有一个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心空间,可以将自己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Cocooning building就是在安静住宅区逐渐商业化过程中留住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跟随自然环境建在半坡,使建筑与城市融合并共存。

3.jpg 

位于市中心内部最深处的“新茧部落”,位于路内深处的平均4-5层高住宅区之间。除停车场外,高密度的住宅建筑都位于地面上,在楼内生活隐私很容易得到侵犯。Cocooning building通过合法的分隔空间和建筑表面的遮挡结构设计挡住了建筑物间窗户的视线,完美处理了容易不经意和周围的房屋“互相窥视”带来的心理不安全问题。

4.jpg 

5.jpg 

密集城市中心内的住宅建筑需要封闭的边界,以保护其隐私。在Cocooning building遮挡结构的外表下,其内部也使人感到镇静,同时保护周围建筑物的隐私。这种“蚕茧”是根据与住宅专属区域内周围建筑物之间的隐私关系向外界定边界。

6.jpg 

7.jpg 

8.jpg 

9.jpg
Hardman Square Pavilion

Sheppard Robson

这座位于曼彻斯特Spinning fields木结构建筑物,占地1300平方米,横跨四层。The Pavilion位于哈德曼广场(Hardman Square),为高端餐饮场所‘The Ivy’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营业场所。受到当地历史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建筑物与自然并存的花园空间。

10.jpg 

11.jpg 

自然景观与建筑物的关系是该建筑概念的主要驱动力。将公共区域和建筑完美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得以发展。建筑物的框架采用坚固的网格形式,牢固地将建筑物固定在其商业环境中,而大量木材结构则在钢制和铝制材料中间提供了缓解作用,交织的绿植种植方案‘软化’了建筑物并使坚固的结构增添了柔美。

12.jpg 

13.jpg 

为了向早期的谢珀德·罗布森(Sheppard Robson)建筑致敬,该建筑是这条大道的第一栋建筑物,建筑物悬臂末端由大型对角结构支撑。这一结构也延续了种植框架。每个楼层的壁架上的花坛都设计了图案,在绿化环境中反复出现,碎片化的种植墙壁一直延续到封闭的屋顶露台,屋顶露台上架满了格子,树木和檐篷。

14.jpg

美世教育留学客服 扫一扫添加美世教育留学客服

可点击一键复制微信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文章

把稀缺的教育资源配置到美好生活当中
让中国家庭畅享全球化的生活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在线咨询美世教育专属留学客服!
400-683-6883

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线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深度咨询

1V1留学规划

免费水平测试

获取留学资料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沟通

我们将于10分钟内回电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首页